2025年7月,在指导教师杨洋、王云亮的带领下,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“防火于未燃”志愿实践团奔赴渭南市大荔县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。实践团以服务基层为宗旨,聚焦消防安全普及、隐患排查及精神传承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安全防线,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与使命。
抵达大荔县后,实践团迅速召开工作部署会。依据成员专业背景,明确分工,确立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的活动目标。同时,实践团与大荔县洛滨大道消防救援站共建社会实践基地,构建校地协同服务机制,为后续深入开展基层消防服务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基层消防宣传工作中,实践团针对不同群体,定制个性化方案,力求实现“全覆盖、差异化”服务。在东府广场、中心广场、文殊广场等地,实践团通过举办消防知识大比拼、问答互动等活动,以动漫图片、儿歌、趣味游戏等形式,向孩子们传授火灾报警方法与逃生技巧,让消防安全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扎根孩子们心中。此外,实践团联合斯玛特美术中心举办“童绘消防・安全同行”手抄报活动,引导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消防安全的认知。

考虑到返乡人员及市民的需求,实践团在大荔县高铁站、汽车站、同州广场、文殊广场等地设立宣传点。结合夏季火灾特点,为过往旅客和市民详细讲解用火用电规范,并现场演示火灾逃生动作,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。
针对农村商户的消防知识盲区,实践团深入农村集市和商户开展靶向指导。在南黄村集市,队员们耐心讲解柴草规范存放、灶台用火安全等知识;在惠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,实践团针对灭火器正确使用、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管理、易燃物品分类存放等问题,进行现场指导,帮助商户消除消防隐患。
实践团还联合大荔县消防部门,走进官池镇丰裕村、拜家村等村组,对五保户与留守老人家庭进行逐户走访,围绕用火、用电、用气情况开展“地毯式”安全排查。对于排查出的问题,实践团当场进行整改,更换老化电线、清理易燃杂物,并通过方言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,向老人们传授应急知识,以“排查+整改+教学”的闭环服务模式,为独居老人的安全保驾护航。

在志愿服务过程中,实践团始终将精神传承作为重要内容。通过学习榜样事迹,感悟先进精神,引导成员厚植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的情怀,为志愿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实践团前往荔北战役纪念园开展祭扫活动,缅怀革命先烈,走进纪念馆了解战役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凝聚服务基层的精神力量。此外,实践团走访了全国劳模赵贤若,聆听他扎根基层数十年、开展420余场公益活动的感人故事,深入学习其“以情动人、以事聚人”的实干理念,将劳模精神内化于心,坚定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的初心。实践团还走进大荔县洛滨大道消防救援站,参与“庆八一”文艺演出,体验消防设备操作,参观营区与荣誉室,深刻感悟“赴汤蹈火、竭诚为民”的消防精神,将榜样力量转化为深耕基层、守护安全的奋进动力。

此次暑期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活动成效显著,实践团累计开展活动15余场,覆盖群众超8000人次,解答群众疑问超100次,排查整改隐患30余处。通过“宣讲—演练—排查—帮扶”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,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。实践团以青春行动践行服务宗旨,为平安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注入了蓬勃的青年活力。